油脂加工工艺教学反思简短(油脂加工技术图书)
发布日期:2024-06-10 浏览次数:29
油脂酸价高低的影响因素
1、造成酸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:原料采购上把关不严,如原料水分过高,会加速油脂的酸败,生产工艺不达标,如植物油精炼不到位或未精炼,产品储藏条件不当,特别是在夏季,受气候环境影响因素更大,易导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败。
2、植物油料本身。2蒸炒温度过高。3浸出溶剂蒸发。
3、油脂酸价的大小与制取油脂的原料、油脂制取加工工艺及油脂的贮运方法与条件等因素有关。油脂在贮存期间,由于微生物、水分、温度、光照、脂肪酶等因素的作用发生缓慢水解,产生游离脂肪酸,其置于油中使酸价增大,贮存稳定性降低。酸价可作为油脂脂肪水解程度的指标,亦可作为酸败程度的指标。
4、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多,则酸价高,品质差;含量低,则酸价低,品质好。般新收获而完全成熟的油料种子,游离脂肪酸含量极少;不成熟或已发芽和生霉的油料秧子,则含量较多。因此通过测定酸价可以判定油脂的新鲜程度,也可以说明制油原料的好坏,保管时是否做到条件运宜,加工时是否做到工艺合理。
5、严重时会产生臭气和异味,俗称“哈喇味”。 一般情况下,酸价和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。但如发生严重的变质,所产生的醛、酮、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,并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。为了保障油脂的品质和食用安全,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标准中规定了油脂的酸价、过氧化值的限量。
6、油脂酸值是指油脂中自由脂肪酸的含量,是衡量油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。油脂酸值超标,通常意味着油脂已经发生氧化、酸败等变质现象,不仅影响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,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。
一级压榨和物理压榨有什么区别?
没有区别。压榨一级和物理压榨没有区别,因为压榨一级的工艺是物理压榨法,所以压榨一级也可以叫物理压榨。
应用范围的区别:物理压榨法因其适用性广,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油料作物的油脂提取过程中。而一级压榨法则主要应用于花生油、玉米油等特定油料作物的生产中。 生产工艺的区别:物理压榨法首先要求对油料进行去杂质、清洁和脱水等预处理步骤,随后通过机械压榨的方式直接从油料中提取油脂。
两者没有区别。一级压榨和物理压榨没有区别,因为压榨一级油的工艺是“物理压榨法”,所以压榨一级油也可以叫物理压榨油。
物理压榨油和压榨一级油实际上是同一种油,因为压榨一级油的加工方式就是采用物理压榨法。 在中国,食用油的生产主要分为物理压榨和化学浸出两种方式。物理压榨法要求原料精选,通过去杂、去石、破碎、蒸炒和挤压等步骤,将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。
制作工艺、品质和味道不同。制作工艺:物理压榨是利用物理原理将油脂从花生中提取出来,不涉及化学处理,保持了花生的原有营养和香味。而一级压榨则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相结合的方式,将油脂从花生中提取出来,过程中会破坏花生的原有营养和香味。
加工工艺如何影响饲料营养成分?
1、蒸汽添加量小,粉料糊化度低,产量低,压模、压辊磨损加剧,产品表面粗糙,粉化率高、电耗大。反之,则易堵塞模孔,影响颗粒饲料的质量。据经验,使用饱和蒸汽时,物料每吸收1%的水分,物料温升大约11℃。调质的时间越长,其效果越好。实际使用证明,调质时间一般在10~45秒。
2、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流失有两方面的因素,一是制粒温度,一是制粒时间。制粒温度过高,直接影响饲料中的维生素活性,造成维生素损失,温度低会影响颗粒的糊化度,造成饲料的消化率降低。制粒时间的控制,制粒时间长,也会造成维生素活性降低,同时也影响颗粒糊化度,所以,制粒时的调质环节很关键。
3、颗粒中的细粉含量也会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,仔猪饲料中的粉料料比从20%到40%,饲料转化率明显下降;肉鸡料中含75%颗粒料比含25%颗粒料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。
- 上一篇:植物油面包(植物油面包配方)
- 下一篇:食用油怎么挑(食用油怎么挑选是好豆油)